Page 186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186
十方,各各七步,是名生身生。 法身生者,于寂灭道场,金刚后心,断无明尽,得
妙觉相应慧,穷照法性,万德种智,圆明普备,是名法身生。 “出家”者,劣应出
①
分段家,胜应出二死 家。 “得菩提”者,劣应得有作四谛所发无漏,尽无生智,
名为菩提。 胜应即照三谛一实之道,一切种智为菩提也。
“然我实成” 下,明本实不生。 但天、人、修罗,见此二种生、法二身,谓言
始生。 此则不然! 然我久已得此生、法二身,今日之生非实生也。 故云:“久远
若斯”。 “若斯”者,如上譬之长久也。 “但以方便”下,明既非实生,何故现生?
为利乐小法人,德薄垢重者,使得佛道,故言“但以方便,教化众生”。 “作如是
说”者,非生而现生,故云“作如是说”也。 余经破劣应生身生非生,尚不破劣
应法身生非生。 今经正破胜应法身生非生,何者? 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
故知今日劣、胜两法身生皆被破,故生非生,与余经永异也。
“如来所演”下,第二、明现生形声益。 先明形声,次明不虚。 说即声教,
示即形规,形声不出自他。 若说法身,是说己身。 若说应身,是说他身。 益言
值然灯佛,即是说己身。 然灯是我师,是说他身。 示正报是自己事,示现依报
是示他事。 随他意语是说他身,随自意语是说己身。 示己他事,亦类如此。
三、未来现灭益物
[文句]
“如是我成佛甚大久远” 下,明非灭现灭。 又二:初、明非灭现灭;二、从
“如来以是方便”下,明现灭利益。 初又二:先、明本实不灭;次、从“然今”下,
明迹中唱灭。 “我成佛已来”下,明果位常,常故不灭。 寄此四字,明未来大势
威猛常住益物也。 从“我本行”下,举因况果,以明常住。 旧人据此以证无常,
云前过恒沙,后倍上数。 神通延寿,犹是无常。 僻取文意,大有所失。 经举因
况果,果非数也。 经云:“久修业所得,寿命无数劫。” 非神通延寿也。 何者?
佛修圆因,登初住时,已得常寿。 常寿叵寿已倍上数,况复果耶? 云何弃所况
之果? 苟执能况之因,纵令此因已是于常非无常也。 譬如太子时,禄已不可
②
尽,况登尊极,禄用宁可尽乎? 明文在兹,何须回捩 疑误后生耶? 第
三
“然今非实”下,第二、迹中唱灭。 三身并有,非灭唱灭义。 如《净名》 云: 辑
“法本不生,今则无灭。” 即是法身非灭。 又云:“是寂灭义,即是唱灭也。” 何 ︽
法
者? 若已了达,不唱寂灭,为未了者唱耳。 若言照寂,即是唱灭;若言寂照,即 华
文
句
︾
① 二死:指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 选
释
② 回捩:不顺从之意。 此指弃开常寿而取无常寿之说。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