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4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264
记经》《大萨遮尼乾子经》《菩萨境界奋迅法门经》。 内容叙述尼乾子外道论师
大萨遮(梵 Mahasatya)应文殊菩萨的发问,而宣传大乘深妙之法,认为诸佛如
来说三乘,是为了令众生渐入如来大乘法门。 全经共分十二品:(1)序品,(2)
问疑品,(3)一乘品,(4)诣严炽王品,(5)王论品,(6)请食品,(7)问罪过品,
(8)如来无过功德品,(9) 诣如来品,(10) 说法品,(11) 授记品,(12) 信功德
品。 本经与刘宋求那跋陀罗所译的《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三卷为同
本异译。
《尼乾子所说经》也是会三归一的法华类经典,它的内容比较全面,既谈
出世间法,也谈世间法。 目的是使“闻此经诸有信乐无上大乘善根众生,皆发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及信小乘狭劣众生,亦发无上菩提之心,能发大行;退
道众生,而能进取大菩提道”(卷一《问疑品》)。 谈出世间法,是为使大众增强
正信;谈世间法,是讲治国安邦之道。
关于出世间的内容,主要分两个方面:
其一,指出修菩萨行的方便境界奋迅法门。
经文中认为:为欲利益无量众生,令入菩萨无上道,必须修菩萨行。 其方
便奋迅之法是:(1)发菩提心成就十二法(自性信大乘法、自性成就大悲、直心
本行坚固、善集一切功德、能善供养诸佛、身口意业清净、远离诸恶知识、闻法
如说修行、为欲利益一切、以得加护、于诸众生常起大悲、具法行力为能成就诸
佛功德);(2)修十二种胜法(安隐心、愍念心、大悲心、大慈心、清净心、无染
心、光明心、幻心、无物心、坚固心、不退心、度诸众生不生厌心);(3)十二种布
施妙行(能速增长无上菩提功德利故、生处富足手中常出无尽宝故、随愿得生
释梵天王诸大家故、能离一切悭贪心弃舍诸有不生愿乐故、能舍世间贪染缚
故、出饿鬼门离诸恶趣故、离诸世间多人共物能得菩提不共物故、能称众生欢
喜心故、能舍内外行佛行故、于诸一切所爱事中能离缚著垢害心故、行能满足
无上檀波罗蜜故、行能随如来教所愿成就故):(4)十二种持戒大利益(能摄一
切诸善根故、入菩萨道故、解脱一切烦恼缚故、能过一切诸恶道故、能拔恶道苦
众生故、身口意业不为如来诃故、诸佛如来常赞叹故、能入诸有不放逸故、即施
众生无怖畏故、成就身口意业善故、能得于诸法中随顺自在故、成就第一彼岸
功德波罗蜜故);(5)十二种观修行忍大利益(堪忍诸恼能证一切诸法空故、不 第
四
见有我为他害故、不见众生有怨亲故、不见自他身可捐故、闻毁赞心常不动故、 辑
能断烦恼诸结使故、能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故、能离恶道生梵天故、能过一切
台
损害境界故、能得尽智无生智故、能降一切恶魔诸境界故、能见如来无量功德 典
考
庄严身故);(6) 十二种精进大利益(能速觉知诸佛法海故、能速往诣诸佛所 析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