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30

[经]
                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 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

           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文句]

                释同闻众为三:初声闻,次菩萨,后杂众。 诸经多尔。 旧云:有事、有义。
           事者,逐形迹亲疏,声闻形出俗网,迹近如来,证经为亲,故前列也。 天人形乖
           服异,迹非侍奉,证经为疏,故后列也。 菩萨形不检节,迹无定处,既不同俗,复
           异于僧,处季孟之间,故居中仲也。 有义者,声闻欣涅槃,天人着生死,各有所

           偏。 菩萨不欣不著,居中求宗,故在两间。 《释论》意亦尔。 此一解似两释,事
           解似因缘,义解似约教云云。 本迹解者,声闻内秘外现,何尝保证涅槃。 天人

           皆大萨埵,岂复耽染生死? 皆是迹引二边,而本常中道也。 观心释者,从假入

           空观,即偏破生死;从空入假观,即偏破涅槃;中道正观,无复前后云云。
                列声闻为二:先比丘,次比丘尼。 比丘又二:先列多知识,次列少知识。 旧

           呼为大名闻、小名闻。 虽然无据,今依文判如此。 就多知识众为六:一、类;二、
           数;三、位;四、叹;五、列名;六、结。 一、类者,皆是大比丘气类也。 譬群方贵
                                                                     ①
           贱,各有班辈。 今诸比丘,皆众所知识,高誉大德也。 《释论》 明与者,共义。
           举七一 解共:谓一时、一处、一戒、一心、一见、一道、一解脱也。 若历教,应各
                  ②
           明七一:三藏一七一,通教二七一,别教无量七一,圆教一七一。 若未发迹,正

           是三藏通教中七一,直明两意几异,时、处、戒、解脱是同,心、见、道三种则异,
           若至开三显一,即得入圆教七一也。 ……

                大者,《释论》明:“大者,亦言多,亦言胜。 器量尊重,为天王等大人所敬,
           故言大。 升出九十五种道外,故言胜。 遍知内外经书,故言多;又数至一万二
           千,故言多。” 今明有大道故、有大用故、有大知故,故言大。 胜者,道胜、用
                        ③
           胜,故言胜。 多者,道多、用多、知多,故言多。 道即性念处,大于一切智外道;
                                                                                       第
                                                                                       三
               ①  《释论》:即《大智度论》,凡一百卷。 印度龙树菩萨著,后秦鸠摩罗什译。 系诠释《大品般若经》 之                     辑
           论著。
               ②  七一:这里指声闻比丘要具七种共:(1)共一时,即同时参与听法,不前不后。 (2) 共一处,即比丘                     ︽ 法
           共一大界住。 (3)共一戒,即别解脱戒。 (4)共一心,即同发出离一死求证涅槃心。 (5)共一见,即同见四真                      华
           谛。 (6)共一道,即同修小乘的无间道解脱道。 (7)共一解脱,即同得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文
                                                                                       句
           五种功德法成法身),得有余涅槃。                                                            ︾
               ③  《大智度论》卷三:“摩诃,秦言大,或多,或胜。 一切障碍断故,天王等大人恭敬故,是名为大。 云                      选
                                                                                       释
           何多? 数至五千故名多。 云何胜? 一切九十六种道论议能破故名胜。”(《大正藏》第 25 册,页 79 中)

                                                                                     ❙2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