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1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301

音,合十指掌,诵四行偈竟,披陈忏悔,自忆所犯。 发露洗浣已,礼上

                所请。 礼已,一人登高座,若唱若诵此经文,余人谛听。 午前、初夜,
      朱         其方法如此,余时如常仪。 若嫌阙略,可寻经补益。                       ①
      封
      鳌         这里,整个过程共分 3 方面:一是严净道场,请西方三圣,礼拜及烧香散
      天
      台    华,为祈求观音菩萨加被,故设杨枝净水等;二是结跏趺坐,系念数息,以修观
      集
      ·    想,来止恶扬善;三是诵陀罗尼和忏悔,追忆自己所犯的罪业,尽行忏悔;四是
      第
      二    一人诵读,其余谛听《观音经》,要求众人领悟经文的义理。 可见智者大师弘
      册
           扬观音信仰,十分讲究实践,并重视忏悔,使佛与众生因缘和合,感应道交。


                          二、知礼大师对观音义理的发扬光大


                知礼大师从宝云义通受学,为天台宗的第 17 祖,他对于观音信仰在理论
           和实践修持上,除了坚持智者大师的学说外,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反映在

           他撰述的《观音玄义记》和《观音义疏记》中。
                《观音玄义记》,凡 4 卷。 又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观音经玄义
           记》《观音别行玄记》《别行玄义记》《别行玄记》。 收于《大正藏》第 34 册。 为
           《观音玄义》的注释书。 根据自序记载,系知礼 62 岁时所撰。 知礼初投宝云义

           通,适逢义通讲《观音普门品》,经数番咨询,遂得奥义,于宋天禧五年(1021)
           抄录之。 书中详细解释《玄义》的文句,并对智者大师的思想作了以下三方面
           的发挥:
                第一,指出观音在大千世界中,能

           遍应法界群机,无像不现。
                知礼在解释智者《玄义》中说“法界

           圆融,像无所像。 真如清净,化无所化。
           虽像无所像,无所而不像;化无所化,无
           所而不化” 时,完全运用天台宗思想来

           阐释“法界圆融”和“心真如”义理:

                    法界圆融者,色心依正,以即
                心故,趣指一法,遍摄一切。 诸法
                遍摄,亦复如是,法法互遍,皆无际



               ①  《摩诃止观》卷 2。 载《大正藏》第 46 册。                   知礼《观音玄义记》

    ❙294❙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