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47
复次,《无量义》赞偈,明法身百非洞遣,应为丈六紫金辉! 《普贤观》明常
乐我净 ,四波罗蜜住处。 前后两文,皆明常,岂有中间寿量,而是无常耶? 他
①
朱 难云:“序已说常,正何所道?”今反难之:“《涅槃》以纯陀是序 ,已开常宗,正
②
封
鳌 何所道?”他又例《净名》 序:“金刚无为无数,而正说不明常, 《 法华》 亦应
③
天
台
集 尔。”今还反难之:“纯陀序常,《涅槃》正应无常;今论序常,正常何疑也!”
· “教菩萨法”者,无量义处,用教菩萨也。 义处,即谛理也。 下文“普令一
第
二
册 切众,亦同得此道。”又云:“若我遇众生,尽教以佛道!”即此意焉。
“佛所护念”者,无量义处,是佛自所证得,是故如来之所护念。 下文云:
“佛自住大乘”也。 虽欲开示,众生根钝,久默斯要,不务速说,故言“护念。”
二、现瑞
[经]
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 是时天雨曼陀
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普佛世
界,六种震动!
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
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圣王,是诸大众,得未曾有! 欢
喜合掌,一心观佛。
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狱,
上至阿迦尼吒天。
于此世界,尽见彼土六趣众生。 又见彼土现在诸佛,及闻诸佛,所说经法,
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修行得道者;复见诸菩萨摩诃萨,种
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行菩萨道;复见诸佛般涅槃者,复见诸佛般涅槃
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
① 常乐我净:指大乘涅槃与如来法身所具的四住,又称涅槃四住。 达涅槃境界的觉悟,为永远不变的
觉悟,称常;其境界无量而安乐,称乐;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称我;无烦恼的染污,称净。
② 《涅槃》以纯陀是序:《大般涅槃经》开头的《纯陀品》,述佛将涅槃前,中印度波婆城的铁匠纯陀以
美饭食(《长阿含》卷三则说是旃檀树耳)供养佛陀。 佛陀受其供养。 此品有类于全经的序。 (见《大正藏》
第 12 册,页 611 中-615 上)
③ 《净名》即《维摩经》。 《维摩经》的《问疾品》,述维摩称病,欲令佛遣诸比丘菩萨问其病,借此机会
与佛派来问病的文殊师利等,反复论述佛法,以般若空思想,宣扬大乘佛教义理。 《问疾品》序中述佛身(金
刚不坏之身)为无为无数,而在全经的正说部分则表达了生命的无常义理。 (参见《大正藏》第 14 册,页 544
上-546 上)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