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48

[文句]

                “佛说《经》已,入无量义处三昧”者,慧定相成。 非禅不智,须先入定;非
           智不禅,故先说法。 即智而定,即定而智,先后入出,无有隔碍。 疑者云:“若未
           说《无量义》,可入斯定,说此经已,何故入定?” 释言:先入此定,后说此经,可

           解。 说此经竟,而更入者,是为《法华》 作序耳。 何者? 若不先开,则后无所
           合。 先入开定,为合定作序,称为瑞相,即此义焉。 若作次第者,先入无量义三

           昧已,应入法华三昧。 若明文彰显,时众则知,何俟弥勒殷勤,文殊靳固? 故知
           作序,其义转明。 身心不动者,与所缘之处相应也。 身之本源,湛若虚空;心之

           理性,毕竟常寂。 大通智胜身体及手足,寂然安不动;其心常澹泊,未曾有散
           乱。 身若金刚,不可动转,心若虚空,无有分别。 无量义处三昧法,持于身心,
           故不动也。 称为无量者,此定寂而常照,能知世间,从此一法,出无量法也。 若

           作序义,身法体动运,今令不动运,心法体分别,今令不分别,序义明矣!

                问:瑞相本论奇异,说法入定,佛之恒仪,何得为瑞?
                答:说法虽竟,时众不散,肃有所待,故知前之说法,举众来集,待于后闻,
           此事奇特,与常说异,何意非瑞? 虽入开定,意在合定,与常入定有异,何意非

           瑞相耶? 又文殊引古佛六瑞,皆有此事,若昔非瑞相,何以证今? 今古同然,岂
           可以凡情而非之耶?

                “天雨四华”者,旧云:“小、大白,小、大赤。”《正法华》云:“意华、大意华、
           浦响华、大浦响华。”《释论》九十九云:“天华妙者名曼陀罗。”又七十九云:“八
           百比丘,成佛国土,常雨五色曼陀罗华。”旧雨小大白,表在家二众,小大赤表出

           家二众。 表其昔来因而未果。 今谓:此解狭而不当。 直论四众,收三藏中,十
           六众尚不尽,况复四十八众? 是故为狭。 夫华相密报其因,四众昔来已是因,

           何俟华报? 若报其果,天应雨实,何故雨华? 故云不当。
                今言:雨华,明其昔因非佛因。 三藏中,因是二乘因;通中,因是共因;别

                                                                               ①
           中,是菩萨因,皆非佛因。 今天雨华,报其当获佛因。 佛因者,即四轮因 也。                                       第
                                                                                       三
           小白表铜轮,习种性,开佛知见也。 大白表银轮,性种性,十行,示佛知见也。                                        辑

                                                                                       ︽
                                                                                       法
               ①  四轮因:天台宗立六轮(铁轮、铜轮、银轮、金轮、琉璃轮、摩尼轮) 以配于因位的六位(十信、十住、                      华
           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 这里取其中最主要的四轮,配于四因,称四轮因:(1)铜轮位,即十住位;(2) 银                      文
           轮位,即十行位;(3)金轮位,即十回向位;(4)琉璃轮位,即十地位。 以表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                       句
                                                                                       ︾
           佛知见。 轮表运转、摧破之义,指佛菩萨转动法轮,能断除诸阶位的惑障。 (见《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                          选
                                                                                       释
           之五,《大正藏》第 46 册,页 180 上)

                                                                                     ❙41❙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