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55
义,是广开三显一,广开近显远。 大法雨者,譬得记作佛。 昔因果定执不得作
佛,是枯涸义;今皆作佛,是被雨润义。 吹蠡是改三乘之号,严鼓诫兵,譬破无
朱 明。 ① 今明其法说不用,何者? 迹、本两门,由籍各异,迹由籍起,弥勒生疑,文
封
鳌 殊为释。 本由籍未起,弥勒何所疑? 文殊何所释? 若于此中,已是释于开近显
天
台 远之疑者,后地裂众涌,弥勒何故更疑? 更疑则浪疑浪释。 释后既虚,释前亦
集
·
第 謬,此大有所妨,故不用也。
二
册 今明弥勒,但问迹中,此、彼二土等瑞,文殊以惟忖答,答迹中事,不关寿量
本中事也。 欲说大法者,答说法瑞;雨大法雨,答雨华瑞;吹大法蠡,答大众心
喜瑞;击大法鼓,答地动瑞;演大法义,答放光瑞。
欲说大法者,惟昔诸佛,说《无量义》 后,则开权显实,收无量归一。 忖于
今佛,既说法已,亦应开权显实,会无量以归一。 一者,即大法也。
雨大法雨者,惟昔诸佛,天雨四华之后,普入圆因住、行、向、地,忖于今佛
雨华之后,皆成佛因住、行、向、地,故言雨大法雨也。
吹大法蠡者,惟昔四众,见瑞欢喜,得未曾有,障除机动,即改人、教、行、
理。 忖今众喜,亦应障除机动,改人、教、行、理,所改既深,故言吹大法蠡也。
击大法鼓者,惟昔地动已后,即有六番破无明贼。 忖于今佛地动已后,亦
应六番破无明惑,声教极妙,故言击大法鼓。
演大法义者,惟昔诸佛,放白毫光,后说《法华》,彼此道同。 忖于今佛放
光以后,广明五佛道同,既是佛道,故言演大法义。
如是五句,悉是惟昔判今,忖今类昔,会文附义,唯少入定一瑞,而雨华、动
地、放光等,皆由入定故尔。 意则兼具,无劳疑也,阙此一条,故称略答耳。
今更别解,初一句总,后四句别。 总者,大法是也。 别者,雨、吹、击、演、
开、示、悟、入是也。 如天非小、大,非赤、白,而雨赤、白之华;如第一义,非开示
悟入,见此理时,即证开示悟入。 譬如种子,得雨萌开。 今闻大法雨,润法性
种,破无明糠,开于十住佛知见也。 譬如吹蠡,知是改号。 今之与先,已得十
住,今从十住闻法,更改入十行,示佛知见也。 譬如击鼓,知是诫兵。 今之与
先,已在十行,今从十行闻法,诫入回向,悟佛知见也。 演之言布,横阔竖深,乃
是演义。 今之与先,已在十向,今从十回向入于十地,入佛知见,穷源尽边,深
① 光宅法云《法华义记》卷二:“严鼓诫兵者,将欲前进破阵,内合昔日止言断四住地烦恼,今日犹有
无明住地烦恼,时应断此无明住地烦恼,故言严鼓诫兵也。”(《大正藏》第 33 册,页 587 下-588 上)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