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72

一、约佛法界释者,佛界非相非不相,而名如是相,指万善缘因。 故下文                                  ①

           云:“众宝庄校”,即其义也。 佛界非性非不性,而名如是性,指智慧了因。 故
           下文云“有大白牛”也。 佛界非体非不体,而名如是体。 指实相正因,故下文

           云“其车高广” 也。 佛界非力非不力,而名为力。 指菩提道心,慈善根力等。
           故下文云“又于其上,张设幰盖”也。 佛界非作非不作,而名如是作,指任运无

           功用道。 故下文云“其疾如风” 也。 佛界非因非不因,而名如是因,指四十一
           位。 故下文“乘是宝乘,游于四方” 也。 佛界非缘非不缘,而名如是缘。 指一

           切助菩提道。 故下文“又多仆从而侍卫之”。 佛界非果非不果,而名如是果,
           指妙觉朗然,圆因所克。 故下文“直至道场” 也。 佛界非报非不报,而名如是

           报,指大般涅槃。 故下文“得无量无漏清净之果报” 也。 佛果非本非末,而言
           本末,本即佛相,末即佛报,是自行权也。 佛界非等非不等,而言究竟等,指于
           实相,故标章云“实相” 也,是自行之实也。 即实而权,故言“本末”。 即权而

           实,故言为“等”。 此是如来自行权实,最为无上,无上相,乃至无上果报。 横

           广竖深,而无有上,故标章云“诸法实相”也。 例亦应言诸法实性、实体、实力,
           乃至应言实究竟等,但略举一而蔽诸耳。 如来遍照,横竖悉周,如观掌果。 秖
           为凡夫如双盲,二乘如眇目,菩萨夜视蒙胧不晓,不可得说,止止绝言,其意在

           此耳。

                二、约离合者,若佛心中所观,十界十如,皆无上相,乃至无上果报,唯是一
           佛法界,如海总万流,若干车共一辙,此即自行权实。 若随他意,则有九法界十
           如相、性等,即是化他权实。 化他虽复有实,皆束为权。 自行虽复有权,皆束为

           实。 此即自行、化他权实。 随他则开,随自则合,横竖周照,开合自在。 虽开无
           量,无量而一。 虽合为一,一而无量。 虽无量一,而非一非无量。 虽非一非无

           量,而一而无量。 唯佛与佛,乃能究尽。 凡夫则诽谤不信,二乘则迷闷不受,菩

           萨则尘杌未明,为此义故止止绝言云云。
                                                                                       第
                三、约位者,如是相者,一切众生皆有实相,本自有之,乃是如来藏之相貌                                      三
                                                                                       辑
           也。 如是性,即是性德智慧第一义空也。 如是体,即是中道法性之理也。 是为
                                                                                       ︽
           三德通十法界,位位皆有。 若研此三德,入于十信位,则名如是力、如是作。 入                                       法
                                                                                       华
           四十一地,名如是因、如是缘。 若至佛地,名如是果、如是报。 初三名本,后三                                       文
                                                                                       句
                                                                                       ︾
                                                                                       选
                                                                                       释
               ①  下文:指《譬喻品》中的诸喻。

                                                                                     ❙65❙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