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三册>》
P. 127
者特别强调观心的重要。 他说:“ 若千
由旬外,起声闻心者,此人身虽远离,心
不远离。 以愦闹为不愦闹,非远离也。
虽住城傍,不起二乘心,是名‘远离’,即
上品也。” 上品修持者,其心境当然是
①
不会受外界影响的,但选择寂静的环
境,对于修持实相圆果,更能起到增上
缘的作用。
对于山居养生者来说,闲居静处,
能够收到健身祛病的显著效果。 《千金
翼方·退居篇》 中说:“山林深处,固是
智者在台山负杖闲吟
佳境。”《寿世保元·延年良笺》中还说:
“山林逸兴,可以延年。”可见山林深处对人体形神均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山
林的绿色,给人以优美和宁静,使人心绪平静。 新鲜的空气,宜人的气候,给人
以舒适。 飞瀑欢腾,溪水叮咚,空山鸟语,深林蛙噪等等,更组成了大自然优美
的乐章,调节养生者的内心世界,使人随着乐章进入“凝神息虑”的意境,达到
物我两忘,从而促进人的精神活动以及植物神经功能,大大有利于身心的健
康。 所以近年来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也提倡返回大自然,住度假村,不是没有
道理的。 不过,山居养生中,应当注意饮食卫生,并且常备一些医治常见病的
药品。
二、息诸缘务。 智者在《童蒙止观》中说:“有四意:一息治生缘务,不作有
为事业。 二息人间往还。 三息工巧技术缘务,不作世间工匠技术医方禁咒卜
相书数算计等事。 四息学问缘务,读诵听学等悉皆弃舍。 此为息诸缘务。 所
以者何? 若多缘务,则行道事废,心乱难摄。”
这就是说,修习止观,须息除世间一切缘务,以防“行道事废,心乱难摄”。
有人对于息除生活、人事、工巧等诸缘务,并无异议;但对于息除学问缘务,包 第
六
括所读诵或听学的经论悉皆弃舍一事,提出疑问,说:“出世学问,乃出世无漏 辑
无为之法,诠究竟之理,何故亦置之不顾?” 宝静大师解释说:“盖今乃注意在 天
台
修
持
① 《摩诃止观·方便章》。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