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9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三册>》
P. 159
也。 以后说文广说果位智用无碍自在之相。 故此经正因果为宗。
(卷第一)
圆仁认为,如来说法,一经一说,都是为了使众生修因证果。 并引《法华经》中
的“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 但他认为,《法华
经》中对此解释还不够清楚,而在《金刚顶经》中,则明确地阐释了“佛因佛果”
的义理。 佛因,即是“明了五部密修,行三密(身、口、意) 加持胜妙法等”;佛
果,即是“显现毗卢遮那五智菩提遍法界体”。 所谓“五部秘密修”,是指金刚
界为始觉上转的法门,转在迷的九识,成五种果智,五部表金刚界五佛内证的
五智,即:(1)佛部,表理智具足,觉道圆满,但此理智在凡位未显,入果位则理
智显现。 大日如来为部主。 (2) 金刚部,表智,即众生自心之理所,又有本有
之智,在生死之泥中经无数劫,不朽不坏,能破烦恼,如金刚之久陷泥中仍不朽
不坏。 阿閦佛为部主。 (3) 宝部,表福,即佛陀的万德圆满中,福德无边。 宝
生佛为部主。 (4)莲华部,表理,即众生心中本有净菩提心清净之理,犹如莲
华由泥中出生,不染不垢。 阿弥陀佛为部主。 (5) 羯磨部,表化他业用之德,
即佛化众生而垂悲愍,成办一切的事业。 不空成就佛为部主。 行者在现实身
作观的秘密修中,努力完成本尊的佛行,即所谓五相成身观。 此观法与三密观
同为金刚法重要的观行。 其修法为:(1)通达菩提心,理论上悟到自己的本性
即菩提心。 (2)修菩提心进一步求实证。 (3)成金刚心,观本尊的三昧耶形,
而依广金刚与敛金刚两观,证得自身与诸佛的融通无碍。 (4)证金刚身,行者
之身即刻成为本尊的三昧耶身。 (5) 佛身圆满,完成观行后,我与佛一致无
二,显现毗卢遮那的五智菩提遍满法界。 五相成身观中,一至四位是因位,而
第五位则是果位。 这就是《金刚顶经》佛因佛果为宗的理论和实践思想。
其次,圆仁在解释《金刚顶经》开头的“如是我闻”中的“如是”2 字时,坚
持用智者大师在《法华文句》的说法。 他说:“天台云:佛、阿难二文不异为如,
能诠诠所诠为是。 佛明生死即涅槃,亦即中道,况复涅槃,宁非中道? 真如法
界,实性实际,遍一切处,无非佛法。 阿难传此,与佛说无异,故名为如;如如不
第
动,故名为是。”(卷第一)突出地解释了天台宗关于中道佛性的义理。 接着, 七
辑
他进一步强调对佛陀说法“信”的重要性,说:“佛法大海水中,信为能入,智为
台
能度。 如是义,即是信相。 若人心中,有信清净,是人能入佛法;若无信,是人 密
探
不入佛法。 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是不信相。 信者,言是事如是。 又信如手, 索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