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1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三册>》
P. 161
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菩萨众显现大神通,转正
法轮。 圆仁认为,这并非佛的理内三身。 那么,佛的理内三身应当是怎样的
呢? 他说:“理内三身者,三身俱遍法界,无有优劣。 故《毗卢遮那经》云:毗卢
遮那如来加持故,奋迅示现身无尽庄严藏,如是奋迅示现语意平等,无尽庄严
藏,非从毗卢舍那一切身业,一切语业,一切意业,一切处,一切时,于有情界宣
说真言道句法。” 必须说明的是,在显教中,《旧华严经》卷 2、《梵网经》卷上
①
所说的毗卢遮那佛为报身佛,《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所说为法身佛。 法相宗立
毗卢舍那、卢舍那、释迦等三尊,称毗卢舍那为自性身,卢舍那为受用身,释迦
为变化身。 天台宗亦立毗卢遮那、卢舍那、释迦等三尊,以之次第配为法身佛、
报身佛、应身佛。 而圆仁则认为,毗卢遮那佛与大日如来同体,乃理法身、智法
身不二之体,尽虚空遍法界,无时无地不在,以身、口、意向众生宣说真言妙理。
圆仁还认为,修学密教和显教,功德截然不同。 他在《 苏悉地羯罗经略
疏》卷第一中指出:破弃五戒是业障,召得三恶人天等身是报障,烦恼为报本,
是烦恼障。 有人问他:“诸余经云:报障难转,因时可救,果无如何,今何故说并
除三障,令得安乐?” 他回答说:“当净洗浴听是经典。 是经威德,悉能消除。
诸大乘经,多有此例。 又秘教中,亦延短命,获得长寿,转于薄福,现得宝贵;转
金刚凡身,现得圣身。”有人又问:“若如所说,二教俱有转报义者,显密二门有
别耶?”他说:“于显教而有两经,若浅经说报不可转,若深经说报有转义。 虽
说转报,而有迟速。 譬如有人手执刀杖,不着甲胄入群贼中,倘胜一人,或为贼
所害。 显教转报,亦复如是。 未被如来三密甲胄,虽有少解行,而无速转义,或
为报障之所逼害。 岂只报障,于业烦恼,亦准知也。 若秘密不尔,三密甲胄,著
法界体,定慧之手,执持阿字利剑,如来要誓,事理兼备,无灾不除。 无乐不与,
譬如勇士密著甲胄,执持利剑,入郡贼中,自他俱安,譬意准知也。” 通过显密
②
两教对转变报障的不同功力,圆仁极力宣说事理俱密的胎、金、苏密教修法的
殊胜。
总之,从圆仁开始形成的日本台密,在教理上开始以天台的思想来阐释密
第
宗,在修持上已离开了天台的止观思想,而代之以身、口、意的“三密甲胄”,特 七
辑
别是以“阿字观”来证悟诸法本不生之理,开显自心本具佛性之菩提心。 这在
台
密
① 《真言所立三身问答》,《大正藏》卷 75。 探
索
② 《真言所立三身问答》,《大正藏》卷 75。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