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8 - 教育志(一)
P. 408

2000年,萧山等14个县(市、区)被命名为首批教育强县。2002年,又有富阳等21个县(市、



                                 区)成为教育强县。2004年,临安等18个县(市、区)也被命名为教育强县。2006年,第四批



                                教育强县评审时,在评估指标体系中更突出了对县域内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三项经费”(教师


                                工资、预算内公用经费和学校基本建设经费)的落实,“三残”儿童少年、外来民工子女、贫困家



                                庭子女和学习有困难学生公平接受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情况的考察。本年,


                                桐庐等16个县(市、区)获得教育强县称号。2008年,又有磐安等7个县(区)被命名为教育强



                                县。2010年,淳安、平阳、浦江、开化4县获得教育强县称号,至年底,又有兰溪、泰顺、龙泉、



                                庆元、松阳、景宁6个县(市)通过验收,也成为教育强县。至此,全省已有教育强县86个,占


                                全省县(市、区)总数的95.6%(见表76-7-1-17)。



                                          作为创建教育强县的基础,浙江省自1998年起,还开展了创建教育强镇活动,全省当年



                                 即有172个乡镇被评为省教育强镇。此后,省教育强镇数逐年增多,2002年达到552个,2005


                                年又增至924个,至2010年已达1300余个。





                                表76-7-1-17                    2010年浙江省教育强县名录







































































                                        资料来源:据浙江省教育厅所存教育强县认定材料档案。





                                          5.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



                                         2001年,省政府召开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到2005年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



                                高中段15年教育的目标。全省通过全面实行并不断完善“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


                                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并以创建教育强县为抓手,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通过



                                 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建设,改造薄弱学校,扩大学校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加强示范



                                性学校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在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达到“高标准、高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