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3 - 教育志(一)
P. 433
自然 1984—1988年改称自然常识科。1980年前在五、六年级(五年制小学为四、五年
级)开设,每周各2课时。1981年起改为在四、五、六年级(五年制小学为三、四、五年级)开
设,每周各2课时。1988年起改为低、中年级每周各1课时,高年级每周各2课时。
体育 1984年起改为低年级每周各2课时,中、高年级每周各2~3课时。
音乐 1984—1987年增设唱游课,各年级每周1~3课时不等。
美术 各年级每周1~2课时不等。
劳动 1981年后低年级不设劳动课。
农业常识 1984年起在农村六年制小学毕业班设农业常识课,每周2课时。
全省小学使用的教材,自1978年起均采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按十年制学校小学各科教
学大纲(试行草案)新编的小学通用课本。1980年,为适应五年制、六年制小学并存的情况,
由北京、天津、上海、浙江三市一省协作编写六年制小学语文、数学课本,并于1982年秋开始
陆续供全省六年制小学使用。
(2)初中课程。1978年秋起,全省初中开始恢复执行教育部制订的教学计划。按1978
年1月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初中开设政治、语文、数
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农业基础、生理卫生、体育、音乐、美术14门课程,并规
定每年初中须安排6周时间用于学工、学农、学军。1982年3月,省教育厅制订《浙江省第二
类全日制初中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第二类初中不开设外语课,改在各年级均安排每周
2课时职业技术课,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技术教育。1988年9月,省教委在全省指定23个
县(市、区)的30所初中作为进行人口教育的试点学校,这些学校除在本校进行人口教育外,
也对县内其他学校作适当的辅导。
20世纪80年代浙江省初中课程的设置与变化情况可略述如下:
政治 各年级均开设。1981年起,各年级分授青少年修养、法律常识、社会发展简史。
语文 各年级均开设。所占课时在20%左右。
外语 各年级均开设。以英语语种为主,所占课时在14%左右。
数学 各年级均开设,1978—1980年,为不分门类的混合课程。1981年起仍改为分门类
教学,分设代数、几何2科。所占课时在16%~20%。
物理 开设于初二、三年级,所占课时一般在8%左右。
化学 开设于初三年级,所占课时一般在5%~7%。
生物 各年级均开设。分授植物、动物、生理卫生。所占课时一般在3%~6%。
历史 初二、三年级分设中国历史、世界历史。
地理 初一、二年级分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多数学校安排有乡土地理教学时数。
体育 各年级均开设。所占课时在6%~7%。
音乐 各年级均开设。所占课时在1%~2%。
美术 各年级均开设。所占课时在1%~2%。
劳动技术教育 1981年起取消原工(农)业基础知识课,改为开设劳动技术课。各学年2
周,三年总计144课时,可以分散安排,也可集中安排,所占课时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