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4 - 教育志(一)
P. 434
全省初中使用的教材,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部颁通用教材为主,劳动技术教育则使
用省编教材。
4.20世纪90年代及其后
()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1988年5月,浙江省接受国家教委交给的义务教育阶段
1
课程改革试验任务。随即,省教委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并结合浙江省特点,启动了独立确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自行编制各科教学指导纲要和教
科书(包括九年制和八年过渡制)的课程改革试验程序。1991年10月,国家教委审定通过了
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和各科教学指导纲要,全省中小学遂开始全面实施新的义务教育课
程计划。
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由必修、选修和活动课程三个板块构成。
表76-8-1-1 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板块及学科课时比例
资料来源:据浙江省教委组织编制的《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汇总。
①必修课程。小学阶段开设思想品德、体育与保健、语文、数学、常识、音乐、美术、生活与
劳动8门课程,简易小学可只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常识4门课程。其中一、二年级语文
与思想品德合二为一,小学复式班一至三年级语文、思想品德、常识三科合一,实行合科教学。
初中阶段开设思想政治、体育与保健、语文、数学、外语、自然科学、社会、音乐、美术、农业
技术基础(农村初中开设)或劳动技术(城市初中开设)、家庭生活11门课程。其中自然科学
和社会为综合课程。自然科学按生物、物理、化学、综合科学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便于2~3
位教师共同完成该门课程。社会则采用学科板块设计,初一学习“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即
原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内容;初二学习“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即原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内容;
初三学习“当代人类社会的状况”和“观察社会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即原政治课内容。
另又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其内容包括跨学科专题探究活动、社区服务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
同时要求必修课留有5%~30%的课时数用于乡土教学或其他补充教学,教材由各地自编。
②选修课程。小学阶段可开设外语或信息技术课,也可选修其他内容或开展综合实践活
动。初中阶段开设文化选修和劳动(职业)技术选修两类课程。其中文化选修课包括:外语
(初二、初三选修),自然科学(初三第二学期选修),数学(初三选修,数学A、数学B必选其一,
学有余力者可选修数学C以及其他科目)。劳动(职业)技术选修课包括信息技术等科目。
③活动课程。小学、初中均设置晨间活动、班(团)队活动、体育活动和兴趣活动。
1988年底,浙江省义务教育教材编写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在全省调集了323名教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