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教育志(一)
P. 62
等职业教育与普通中学教育比例严重失调。一方面,大量中学毕业生参加工农业生产后缺乏
必要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中急需的中级技术人才则极为短缺,中等教育结构
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78年8月,省委按照邓小平关于“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
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
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的4月指示精神,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立即着手调查研
究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问题,积极进行试点。全省中等职业教育随即开始恢复与发展。至
1985年,全省已有262所独立设置的职业学校(其中职业高中242所),并有351所普通中学
附设职业班649个,在校生合计7.21万人,全省高中段在校生中,接受职业教育的比例已上
升至34%。本年4月,省政府又发出《关于加速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全
省出现各级政府统筹,产业部门与教育部门相互配合,联合兴办中等技术学校,多渠道、多形
式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热潮。11月,省教委等4个省级政府机构共同制订发展中等职业技
术教育的具体实施意见及实行“先培训,后就业”暂行实施办法,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在全省
贯彻施行。同时又配合劳动人事部门,按照定规模、定工种、定编制、定人员的“四定”要求,对
全省技工学校进行调整、整顿和检查验收。至1989年,浙江省中等专业学校、农职业高中、技
工学校在校生计达15.49万人,职业教育在全省高中段教育中的比例已提高至40%,中等教
育结构单一化现象得以改变。
建立成人教育新体系。20世纪80年代起,工农业余教育始称成人教育。并在继续加大
扫除文盲工作力度同时,开始逐步形成由成人初、中、高等学历教育和以岗位、职业技术培训
为重点的非学历教育并行的成人教育体系。
1980—989年,全省累计扫除文盲60.8万人。省教委开始部署继续扫除剩余文盲,以
1
实现15~0周岁农村人口中的非文盲率达到95%以上的高标准目标。至1994年,全省唯余
4
14个县(市),并另有15个县(市)的部分乡(镇)尚未达标。1995年3月,省人民政府在金华
市召开全省扫盲工作会议,号召“打一场扫除文盲大决战”,要求各级政府将扫盲工作作为一
项大政,进一步加强领导,一级抓一级,建立扫盲工作责任制,于1995年、1996年两年内一次
性扫除尚余18.75万名青壮年文盲,达到国家的扫除文盲验收标准。1997年12月,经国家教
委验收,确认浙江省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使命已告全面完成。
在开展扫盲教育的同时,以巩固扫盲成果,实行成人文化补偿教育为任务的成人中小学
也大批兴起。1985年,全省分别有农民和职工业余高小3333所和78所,注册学员分别为
8.8万人和0.45万人;分别有农民和职工业余初中1896所和600所,注册学员分别为6.73
万人和5.07万人;分别有农民和职工业余高中202所和370所,注册学员分别为0.89万人
和7.51万人。此后,随扫盲教育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逐步推进,农村少青壮年和进厂新
工人的文化程度日高,成人初、中等文化补偿教育规模渐趋缩减。成人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
教育则日渐加快发展速度。
1987年12月,国家教委、农牧渔业部、财政部联合颁发《乡(镇)农民文化技术教育暂行
规定》。省教委、农业厅、劳动人事厅随即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积极举办乡(镇)农民文化
技术学校,按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青壮年农民,特别是在乡知识青年广泛开展实用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