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方言志
P. 42
高兴猛高兴猛。
7. 动词重叠
方言中动词的重叠,从形式上看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其重叠的用法和意义跟普通话
不尽相同,有自己的特色。
动词重叠表示“动作完成”,例如:
信缄缄便来(信寄了就来)。
饭食食再去(饭吃了再去)。
手净净就吃(手洗了就吃)。
“缄缄”等于“缄了”,“食食”等于“吃了”,“净净”等于“洗了”。这种用法不见于温州、台
州、丽水等方言。
单音动词重叠带补语表示“祈使”,例如:
门关关好(把门关好)。
话讲讲灵清(把话讲清楚)。
热水瓶拿拿过来(把热水瓶拿过来)。
普通话没有这种用法,就语气句型看都是祈使句,用普通话对译,都得用“把字句”。
“V 弗V”省去否定词“弗”的动词重叠形式,表示疑问。例如武义话:
阿本书侬望望(这本书你看不看)?
侬饭食食哪(你吃饭不吃饭)?
如果动词是双音节的,则由前一个音节重叠,例如绍兴话:
偌欢欢喜(你喜欢不喜欢)?
伊愿愿意(他愿意不愿意)?
如果动词前面有能愿动词,则由能愿动词重叠,例如金华话:
〓肯肯来(他肯来不肯来)?
侬敢敢讲(你敢讲不敢讲)?
“A 记A 记”和“A 法A 法”表示一种持续反复的动作状态。“记”原为量词,“法”原指“方
式”,均虚化无实义。例如:看记看记、摸记摸记、弄记弄记、跳记跳记、拉记拉记、踢记踢记、看
法看法、摸法摸法、弄法弄法、跳法跳法、拉法拉法、踢法踢法。
类似的还有温州话中的“A 下A 下”。例如:跳下跳下、走下走下、打下打下。
8. 形量短语
在金华、衢州、温州、丽水等地方言中,“大”“小”“粗”“细”“碎”等形容词,可以直接加在量
词前构成“形量短语”,充当句子的谓语、定语或补语等成分。例如“阿些肉切得忒大块”即“这
些肉切得块儿太大”。类似的例子:
金华:鸡卵还比鸭卵大个些。 衢州:大个桃儿好吃。
丽水:光连纸比白报纸细张老。 龙泉:逸样米比许样米细粒些。
温州:葛个人比许个人大个仂。 平阳:厥仂米搭许仂米比起碎粒。
武义:阿些肉切得忒大块。 松阳:揖种糯米碎粒多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