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3 - 《台州市志》下册
P. 903
胜魏蜀,完成历史使命。孙权是我国历史上大力开拓海洋、海域,为历史上最英明
杰出的君主。228年孙权称帝,雄心勃勃:“今汉魏既盟,益力一心,同伐魏贼,普天一
统”。他制定全面开拓东南沿海的宏伟计划,“舟楫为舆马,巨海化夷庚”,力争达到
秦皇、汉文难以实现的“东方海洋大国”。他派遣张弥、周贺等七次远征辽东,深入
高句骊,史载:“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将兵万人,金宝珠货,九赐备物,
[10]
乘海至辽东”,结果“公孙渊称藩于吴”。 其后秦旦、张群一支小分队穿过崚岖山
谷,“远至高句骊”。其后又派遣吕岱远涉海南,“既定交州,复讨九真”。又遣著名
航海家、外交家朱应、康泰“南宣国化,既缴外扶南,林邑、堂明诸王,各遣使奉贡”。
史载“黄武五年大秦贾人秦论来交趾,太守吴邈遣使诣权,权问方土风俗,论具以事
[11]
对”,“权差使会稽吴咸,送论于道物故,往还本国”。 东吴海洋开拓,海外交往,已
经波及东亚、东南亚,并和非洲、大秦亦有间接往来,而有辉煌建绩,著于世界海洋
发展史册。
关于东吴远规夷洲的重大的政治军事行动和计划,孙权还是经群臣集体研究
谋划的。《资治通鉴》卷71记引《陆逊传》:“太和四年(吴黄龙二年至公元230年),吴
主使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亶州。欲俘其民以益众。陆逊、全
综皆谏,以为桓王创基,兵不一旅,今江东见众,自足图事,不当远涉不毛,万里袭
人,风波难测,又民易水土,必致疾疫,欲益更损。滋利反害,且其民犹禽兽,得之不
[12]
足济事,无之不足亏众,吴主不听”。 是知卫温、诸葛直出航台湾,是经廷议之大
事,最后一切由吴主亲自断定。总之,孙权裁定章安出航夷洲,显然是因章安为东
南沿海的东吴政治军事重地,南北海运中枢地带,又是山越甫定的要地,山海浩漫,
由之乘胜出海穷追远逸之山越,虽有困难,但相对而言,最为适宜、便利。若福州,
则其时道路悬远,山川多阻,若其重新经营一个远征基地,非惟指挥不便,抑且形胜
地利,亦有所不能。
至于卫温、诸葛直率师万余人,远规台湾的历史壮剧,带着华夏一统的使命,
历经千辛万苦,艰难险阻,最后以“无功而被诛”的悲剧结束,原因极其复杂。一
是孙权和魏蜀竞争海内一统,“规万年之计,建海上强国的不世之略”,开疆拓土,
积极开发江南,发展海上航运事业,这是他立国的基础,也是抗衡魏蜀的最主要政
治军事的战略。惜在卫温、诸葛直远征,并没有完成孙权预定的计划和远征的目
标。再者“虽俘千余夷洲之众,但未获战马,士卒疾疫死者十之八九;”又“远涉不
毛,万里袭人,既未建置城池,亦无遣使奉贡,而称藩于吴”;而且乘胜出海、穷追
远逸山越,也没有达到明显的积极效果。三者此行正中太和四年陆逊、全综等庭
议之所反复“皆谏”:“得之不足济事,无之不足亏众”,“滋利反害,欲益更损”。诚
不如三次南下海南,扶南、林邑,七次北去辽东、高丽,所取得的实际战绩:“奋击
丛 录 · 1959 ·